日记|高考最后一周

分类
335 0

大晚上听歌 听的我有点emo
写点东西抒发抒发感情吧

关于高考的话题 在我博客一直是不想写的
我有一种逃避的心理 逃避高考 不想面对
但 它就在那 你迟早要面对
离高考还剩最后一周 我紧张吗?
紧张 但我未来的迷茫大于了这紧张

有时候晚上 我会想我学习的意义是啥呀?
小时候 学习为了学到知识 让人变得聪明
现在呢? 我现在学习更多的是因为迷茫
因为我不知道 不学习还能干啥
精神富足的前提是物质富足 我以后咱走的不知道
我要这些课本上的精神富足有何用?
读书改变命运? 学校和老师从小给我灌输这样的思想 但进入社会发现和老师说的不一样
因为学历在贬值 好的岗位就这么多 但优秀的人有那么多 争不过怎么办? 只能去工厂打工
然后跟你拧螺丝的工友说 我会英语 我会高数
我会马克思 但这和只有初中学历的工友有啥区别? 有啥用? 哦不 给工人讲马克思或许有点用😂 不过到那个时候 打击很大吧?

孔乙己真的不想脱下长衫吗?
是因为脱不下 读了这么久的书
结果又要去穿短衫 会被人嘲笑的
而且这件长衫是父母好不容易供起来的 不能脱

我有一直强烈的预感
可能混了这么久最后 还是要跟着我爸混
但跟他混 我要这学历有p用?
他手底下也有一些大学生 但其实他自己的学历就才初中 搞笑吧? 是挺搞笑的

最后引用ChatGPT的话:
作为一个Al语言模型,我没有感情和立场,只能就事论事地分析这个观点。从孔乙己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境,但是这些困境并不是因为他读过书的缘故。
相反,他的读书经历让他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人生追求,这是一种财富。而他陷入困境的原因则是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束缚,这些都与他的读书经历无关。

此外,认为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担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似乎过于简单化了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贫困和阶级固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他愿意劳动,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机会。
因此,将孔乙己的困境简单归结为他不愿芳动,似乎忽略了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总之,对于这个观点,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性,不应过于简单化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应将个人的命运归结为个人行为的结果。​

最后更新 2023-05-30
评论 ( 0 )